還有兩集,《絕命律師》(Better Call Saul)第六季便大結局,也代表整齣電視劇大結局。作為《絕命毒師》(Breaking Bad)的前傳或外傳,《絕命律師》竟然逃過無法青出於藍的宿命,甚至有人認為《絕命律師》是比《絕命毒師》更出色的神劇。老老實實,我就唔認同,不過,《絕命律師》的確克服了種種超高難度。
1)期望度的差異。《絕命毒師》開播時,是白紙一張,觀眾期望有限,自然比較容易有驚喜。到《絕命律師》,個個也抱住超高期望看待,樣樣也難免拿來跟《絕命毒師》相提並論,想滿意,便困難得多。即將啟播的《House of the Dragon》,是《權力遊戲》(Game of Thrones)前傳,也會遇到類似慘況。似《權力遊戲》的話,在《權力遊戲》已經睇過;不似《權力遊戲》嗎?又好像不太對勁。
2)兩個主角變一個。在《絕命毒師》,官方排位,男主角是扮演Walter White的Bryan Cranston,男配角是扮演Jesse Pinkman的Aaron Paul,但兩者戲份和重要性,其實不相伯仲。以今時今日的劇集潮流,群戲佔絕對主導,《怪奇物語》(Stranger Things)、《傳媒家族繼承人》(Succession),甚至早幾年的《康頓莊園》(Downton Abbey),也是勝在角色眾多,節奏超快。《絕命律師》雖屬同類格式,經常有多條故事線同步發展,但真正核心人物貫穿所有支節的,只有扮演Jimmy McGill/Saul Goodman的Bob Odenkirk,做法是有少少逆潮流。
3)《絕命毒師》其中一個廣受讚賞的地方,是劇情無法觸摸。重要角色的收場、過程,經常讓觀眾意料不及。但《絕命律師》作為前傳,其實很難具備同一樣的優勢,Saul Goodman的下場固然耳熟能詳,就連配角的Mike、Gus,之後也會在《絕命毒師》的時空再登場,簡單點形容,就是有不死之身,就算面對千軍萬馬子彈橫飛,也肯定可以安然渡過,自然更難炮製出能夠讓觀眾驚訝的情節。來到第六季尾段,算聰明,把時空轉移到後《絕命毒師》的年代,Saul Goodman再改名為Gene Takavic,下場如何未有定案。但當你看到Gus在製毒工場跟對頭駁火,肉緊程度難免打了個折扣。
4)所以,《絕命律師》其實有意把重心放在解構幾個角色的背景,性格如何構成,尤其針對名牌律師的弟弟Jimmy McGill,變成古惑仔律師的過程。用了好幾季時間,交代看似無關痛癢的歷史。頭兩、三季,有過不少意見,指劇情節奏太慢,甚至太過沉悶,是要等到稍後幾季,劇情發展漸入高潮,之前鋪下的伏線,一一被收割,才驚覺前幾季的必要性。跟《絕命毒師》由一開場,化學老師投身製毒事業,遇上不同難關,雪球越滾越大,高潮一浪接一浪的娛樂性,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取態。《絕命毒師》容易取悅一般觀眾,而《絕命律師》極需要觀眾有耐性,有分析力,有智商。以上三項,有好多觀眾很缺乏。能夠在幾大劣勢之下,還能夠保持住超高水平和認受性,《絕命律師》的確值得再加多幾分。